logo

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»优秀作文»应用文»读后感作文»走进《红岩》

走进《红岩》

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: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,你尽可以消灭他,可就是打不败他。《红岩》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。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:成岗临危不惧,视死如归;许云峰英勇斗敌,舍己为人;江姐受尽酷刑,从不畏惧;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;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,渐渐成长,懂得处理各种事;渣滓洞的难友们,相互帮助,智斗敌人;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,迎来新中国……这本书里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,革命战士们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、白公馆,近乎窒息的地牢,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,拖拽着遍体鳞伤,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……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!那是多么让我崇敬的画面。

在红岩这本书中,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江姐了。

江姐原名江竹筠,8岁时,江姐的母亲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。江姐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,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,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。11岁时,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,边做工边读书。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,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,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。她在上学时非常用功,记忆力超群。后来据同牢难友讲,在狱中,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写的《新名主主议论》和刘少奇写的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,供难友们学习。

当敌人拷问她时,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,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,她还坚强地说:“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,竹签子是竹子做的,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。” 

是啊,正如江姐所说的,竹签子是竹子做的,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成的。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,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。

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,并不像普通女性一样整天以泪洗面,而是擦干了泪水,重新站了起来,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,要舍小家为大家。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,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,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。

江姐在遗书中写到,“假如我不幸的话,云儿就送你了,希望他踏着父母之足迹,以建设新中国为志,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。”多么伟大的江姐啊,即使在临死之际,也不忘让自己的孩子为共产党事业奋斗到底。

知道了江姐的故事,我既敬佩又羞愧,因为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,我只要遇到了困难,就会退缩,根本没有勇气去打败它。

有一次考试,我没考好。从此老师上课我就不再认真听讲,总是在下面做一些小动作。尽管老师好几次找我谈了话,但我还是一如既往,学习成绩一落千丈。

读了《红岩》这本书之后,我明白了: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用革命先驱的生命换来的,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,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,将他们铭记在心。我们还要学习革命先驱的精神,在生活中,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,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;越是困难的时候,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。